梅花节开幕,春节将遇赏梅最佳期
香雪海梅景首度“移植”高校校园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诗人画家吴昌硕的这句诗文诉说了香雪海赏梅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昨天上午,第十九届苏州太湖梅花节暨第十四届“太湖之春”旅游月活动在光福香雪海景区广场拉开序幕。记者在开幕式上了解到,苏州香雪海梅花景观将首次被“移植”,位于南京大学的“苏州香雪海园”已经在建,苏州的梅文化将在高校绽放。
因为前阶段气温降低、光照不足,开幕式当天梅花仅开放了一成半,气温也较低,但这并不影响苏州市民的赏梅热情,他们或三五成群地穿行于花丛中,或找一块空地放松心情,或亲朋好友合影留念,或写上对亲朋好友的真诚祝福挂上枝头,笑声阵阵不绝于耳。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都是全家出动,连老人和孩子也一起带来。市民袁女士说,赏梅是她家几十年不变的习惯,只有看过了梅花,才代表春天真正到来:“过几天还要来的,我们每年花期都要来香雪海四次以上。”记者了解到,预计春节前夕整个景区梅花将开放五成多,届时会是赏梅的好时机。

本届梅花节以“乾隆六次赏梅的地方——光福香雪海”为主题,在开展一系列精彩互动活动的同时,还将推出一程融合了自然山水风光、历史人文工艺的文化之旅。记者获悉,梅花节期间在传统梅花盆景展、许愿祈福、元宵灯谜活动的基础上,还添加了民间手工艺现场制作表演、“许些梅香”许伟清绘画作品展及现场画梅、“喜气羊羊过羊年”亲子活动、梅林寻“福”、情人节“谁是我的有缘人”活动等。
值得一提的,南京大学的“苏州香雪海园”将首度“复制”香雪海景区内景观、文化内涵,这成为苏州梅文化影响日益深远的标志之一。据悉,南大“苏州香雪海园”将建在“苏州楼”旁,占地1万平方米,由南大在世界各地的学子捐款建造。园子景观以苏州香雪海为原型,饰有与“香雪海”相关的诗词书画,园中所载梅树也会从香雪海景区移植过去。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负责人介绍,他们选中“香雪海”,看中的正是这里梅花的形和神,而梅花象征的志洁高雅、冰清玉洁的品格也是现代社会最为需要的,亦与南大在100多年办学过程中形成的风清气正、高端儒雅的人文精神不谋而合。
与高校文化“捆绑”,将梅花精神引向高等学府、教育领域,对于苏州梅文化意义深远。据介绍,南大校友、世界著名园林与花卉专家陈俊愉院士就是梅花权威,世界各国梅花品种由他认定后方可登录,他认定的梅品种数达323种。在南大“苏州香雪海园”的“留芳廊”中,除陈列与香雪海有关的名人事迹外,还会陈列院士、南大著名科学家、人文大师的事迹。
记者 周伟蔚 摄影 张健
《姑苏晚报》2015年02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