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干实事干大事
——苏州校友会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
2014年5月25日,南京大学苏州校友会在吴江科技创业园召开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五次扩大会议,近80名校友欢聚一堂。许多校友出差在外,特地赶回苏州参会,比如宏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旋校友平时苏州东京两地轮住,这次是特地安排在国内参会的。
会议于上午九时开始,由副会长兼秘书长薛为民主持。东道主苏州校友会副会长兼苏州校友会海外联谊会会长徐炜政博士致欢迎词并介绍了他从美国回来在苏州创立的研发靶向抗癌药物的苏州康润医药有限公司的发展情况。
南京大学成果转化中心主任、科技处副处长陈强、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党委书记冯维波、南京大学(苏州)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苏州校友会副会长施斌,特地从南京赶来参会。冯维波、陈强先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一)、把干实事干大事作为传统
谢慧新会长首先传达了2013年11月30日在母校召开的全球校友工作会议精神。她说在这个会上,苏州校友会代表作了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地方“两肋插刀”的发言受到热烈关注与赞赏。薛为民简要地向大家汇报了近阶段做的工作。他说,我们为校友服务,感恩母校,服务地方经济,坚持办实事、干大事、做好事,披肝裂胆,忠诚不二。他简单回顾近几年来组织全市性的包括由母校领导和苏州市领导亲自参加的科技项目对接、人才引进、学术报告等大活动就有8次之多,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取得实际效果。我们有句话叫为校友和母校服务“两肋插刀”,他列举了施明强、赵延发等年届古稀的校友在苏州校友会组织带领下为帮助校友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春节不休息,连续几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和校友会花极大精力编写反映校友在苏州创新创业事迹纪实文学集以及帮助校友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申报科技项目甚至温暖地关心校友工作生活细节等事例。他表示,今后仍然一如既往,发扬奉献精神,做好资源整合,实现“三个服务”,他说,我们苏州校友会有一句话:“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大环境,但是我们能在苏州校友会创造一个不为己、不为名、不为利、为大家服务的小环境。”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苏州校友会就是这么一个纯洁高尚的团体。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坚守并不断扩大这个好环境!永远坚持奉献精神,坚持讲实效、干实事、干大事,把她作为我们苏州校友会的工作特色和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
(二)、干实事干大事要精心规划设计好方案
本届理事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将在南大营造的香雪海园林景观工程。2008年,母校向全球校友会及广大校友发出“倡议书”,发动全球校友为南大仙林校区的绿化作贡献,以个人或集体名义捐赠树木、花卉等,随之即有兄弟校友会捐赠建造了香樟林、桂花林等。苏州校友会在2009年召开的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确定,发动全体校友集中力量向母校捐献一个园林景观项目。这就是为仙林校区“苏州楼”配套的“香雪海园林景观工程”。经过几年的酝酿和准备,在母校任利剑副书记、薛海林副校长和校友总会张秘书长、尹建康处长、赵副秘书长、庄副秘书长、化院、文学院领导等人以及苏州南大校友如王鸿声副市长、金洁区长、陈嵘局长、许建华总经理等校友以及光福镇许书记等领导的支持下,在谢会长的直接关心下,由校友会负责人策划主持制定了这项目工程的前期方案,会上苗想作了方案汇报,薛为民作了详细解读。南大“苏州楼”是由苏州市政府捐建的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现已竣工。紧挨其楼东侧,与其配套的“香雪海园林景观工程”,将是苏州与南大继科技创新合作在文化方面的一个新的融合点。她也是苏州首次向国内著名高校推出的一个苏州园林景观,将能进一步展示并扩大苏州香雪海及苏州古建筑艺术在国内外教育界的影响力。她还是南京大学与吴中区光福镇的文化合作项目,对于进一步推动南大与苏州的历史文化、太湖文化的合作交流开发研究,特别是对于充分发掘苏州吴文化、香雪海景区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在新历史条件下推动我国的梅文化研究起到促进作用。苏州园林是凝固的诗,是立体的画,是流淌的音乐。她是我国士大夫文人对隐逸情趣、安闲恬静、和谐美好生活追求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劳动人民追求舒适、美好宜居理想生活环境的范本和具体化。所以苏州园林是人间的天堂版。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园林有高度的评价:“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间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8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我们的理念是以苏州香雪海为原型,根据其富有山林野趣的显著特点,有选择地融入苏州园林的古典元素和造园艺术手法进行大胆设计再创作,不是 “克隆”。特别是要把苏州香雪海的梅文化和南大的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大胆再创作,变成名副其实的南京大学的“香雪海”。苏州人种梅可追溯到近2000年之久,很早就享有“邓尉梅花甲天下”之誉。清初,康熙三次,乾隆六次到香雪海共留下17首诗。康熙亲题“松风水月”四字,乾隆为此专作四首诗。历代文人雅士到香雪海留下许多诗词,仅现收集到的香雪海的咏梅诗就多达1000多首。梅圣洁高雅,她不畏霜雪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不屈不饶奋斗精神的写照,也与我们南大人的精神相吻合。著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校友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及园艺研究部,研究梅花70年,曾获中国梅花研究终身成就奖,中国花协梅花腊梅分会会长、梅国际登录权威(IRA),他积极推荐把梅花作为国花。宣传梅文化,宣传梅花的精神,可以更好地激励我们中国人包括南大学子更顽强地为祖国富强而奋斗。我们还将同时推动南大文学院在苏州香雪海共建南大苏州光福香雪海梅文化研究中心的项目。
拟营造的园林位置在“苏州楼”东侧。包括东面南北向约15米宽130多米长的河道,整个区域约10000平方米,其中间被苏州楼的“图书馆”占地建筑面积约1000多平方米的大楼隔开,此楼基本为西式风格,为与景观协调和谐,一楼除西墙面外,将略加改造,尽量呈古建风格,尤其北墙面将按苏州香雪海“闻梅馆”门式仿建,同时将这个图书馆一楼的阅览室也建议做成古建风格(下有论述),将此“阅览室”与室外景观浑然一体,并命名为“闻梅馆”。“闻梅馆”,南面一块旱地约1600多平方米(记为I),北面一块旱地沿墙有约200多平方米,水域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含周边记为III),水域北沿土岸有长约65米宽18米的旱地。“图书馆”东墙与河岸相连为南北长约50米,宽约8-10米的狭长旱地地带(记为II)。现场可见,景区水体呈“L”型,设计建造时拟将此“如意”形水面演化,驳岸蜿蜒曲折,堆土叠石,种植水草,尽量突出生态自然景观风貌。在总体布局上,首先“苏州楼”门南的主干道内侧,相对于该楼图书馆的部分,即进苏州楼大门沿路向右约50米可做一粉墙黛瓦的挡墙,做成若干苏州园林风格,以梅花为主形状各异的花窗,外马路车流行人隐约可见园内一斑,秘而微泄,虽阻隔,仍可窥,似有秘感。与粉墙西尽头相联,拟建造坐东朝西的“香雪海”门楼,作为整个园子的主门。进此门可设巨幅屏风。屏风上书康熙帝《御题一律》:“邓尉知名久,看梅及早春。岂因耽胜赏,本是重时巡。野蔼朝来散,山容雨后新。 缤纷开万树,相对惬佳辰。”及康熙35年,江苏巡抚宋荦到苏州香雪海所写诗:《雨中元墓探梅》:“探梅冒雨兴还生, 石迳
铿然杖有声。云影花光乍吞吐,松涛岩溜互喧争。韵宜禅榻闲中领,幽爱园扉破处行。望去茫茫
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此屏为障景。宾客若左、右过屏,则豁然开朗,突见“梅海”!一进大门,中央屹立仿制苏州香雪海由宋荦题写、并使日后该景点更加名声大振的“香雪海”千古绝名、三个大字的椭圆形大石碑。但上述设计可能会带来两个弊端,一可能带来压抑感,妨碍一片梅海的意境,二是距苏州香雪海“山林野趣”原型意境较远,优点是苏式城中园林的风味会更浓些。第二个方案是不做门楼屏风,只在南侧沿马路内侧用较低绿树墙或艺术栏隔离。最后选何种方案,待进一步论证,主要听取南大在校人的意见,甚至现场搭实体模型,观其效果后定。整个园林拟设“I、II、III”两大一小三个景区。第一景区(I)直接叫“香雪海”或“梅海”景区,第二景区叫“梅诗墙”景区,第三景区叫“留芳廊”景区。分述如下,第一景区,约1600多平方米,主要以白梅为主的红梅、绿梅、墨梅、美人梅各种梅花。在宋荦题字碑后,不远处,梅树丛中造一亭,拟名“御碑亭”,把1762年乾隆御书的《再叠邓尉香雪海歌旧韵》诗碑仿制在亭中(真迹至今仍在苏州香雪海)。其前做一个不大的草坪,可叫“三春晖”或“诗意草海”,并作地面高低起伏变化。在东南角岸边叠造假山一座,拟叫 “美人来”。苏州园林是一部文化的史诗,其中大部分景点名称都出自古典诗词等。“美人来”来源于明朝苏州“四杰”之一、毛泽东称之为明朝最伟大的诗人、高启的《梅花》诗:“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在南墙面做 “感恩碑”,把为这个项目捐款人的名字刻上留念鸣谢。凡认领景观的,有冠名权,除在景观下面做一个石碑,刻上“由某某人捐建”外,同时在“感恩碑”上也刻上其名字,并颁发“捐赠证书”。沿着河边向北走,即沿河岸与“图书馆”东墙之间的小路,路面东西宽约10米左右,南北长50余米。这里的墙面、路径、水岸构成第二比较小的“梅诗墙”景区(II),蜿蜒小径可叫 “觅句通幽”或“诗墙小径”。这个河岸对着的墙把它改造成多个形状各异的苏州园林式花窗。同时将它做成诗墙,把历代文人梅花诗选一部分与花窗相间隔地雕刻上去。我们也向全球的校友征集梅花诗词选一部分刻上去。捐赠者的诗优先录用。第三个最大的景区(III),这个景区主要是“图书馆”北及环绕“御梅池”四周,在这里要集中地体现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和古建筑技艺,选苏州园林部分典型的元素放在这里并精雕细琢。以3000多平方米水域为一大块的景观。这块水域拟称“御梅池”,源自苏州香雪海一老农专为乾隆所植梅树浇水所掘的“梅池”;沿着“觅句通幽”向北到“御梅池”,做一个拱门,门头匾额拟取名“瑶圃”,设成障景。 “瑶圃”出自屈原的《楚辞.九章.涉江》:“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寓意南大香雪海是仙境、南大仙林校区是仙境,是各路神仙汇聚之地。一进门即别有洞天,使人豁然开朗。由于在北岸拟建一个长廊,拟名“留芳廊”,故拟称“留芳廊景区”。进“瑶圃”之门约3米处右首在河与“御梅池”交界处做一水面折桥,将东西岸连接起来。“御梅池”北岸,由东向西,拟建一蜿蜒曲折的古建长廊“留芳廊”。后面为绵延起伏、层次逐高的假山,此山源自苏州香雪海的吾家山(即元墓山)此山上可植松柏、桂花、木荷等并仿苏州香雪海将宋
荦等题写的石刻字及诗词等仿造过来,且仿制一石窟喷泉水洞穴。东北的远方是谭家山,这个山可以作为借景。在“闻梅馆”大门即“御梅池”南岸设一“眺望台”,可拾阶而下至水面,向北看岸景尽收,东北远看则可见“谭家山”。而且在此东面的谭家山上已有校友捐了一个亭子,清晰可见,可建议亭上也做铜鹤,并建议名为“望鹤亭”,与母校及香雪海“梅鹤亭”相对,寓意心向母校。“御梅池”东北角“留芳廊”之首,建“梅鹤亭”。此源自苏州香雪海的“梅花亭”它是由香山帮传人姚承祖设计建造的。成五瓣梅花的形状,其中立柱图案都融入梅花元素,很有意境,上面的铜鹤,对着杭州孤山的“放鹤亭”。孤山曾住北宋时隐居写梅诗著名的高士林和靖,他一生清高,不慕功名,种几百株梅花,养两只鹤,终身不娶,称“梅妻鹤子”。所以把原苏州香雪海的“梅花亭”仿造到南大后改名成“梅鹤亭”,也许会更加确切些。仙林校区西不远有一形状酷似仙鹤的“仙鹤山”。这样,杭州“放鹤亭”,苏州“梅花亭”,南大“梅鹤亭”,仙林“仙鹤山”,若再加上“望鹤亭”,可谓“千里有缘鹤相牵”了!在“留芳廊”当中做一个榭,拟名“松风水月榭”,苏州香雪海中“松风水月”四个字是康熙题写的,这里复制康熙题字。在这里可以赏梅、品茶、吟诗,作画、歌舞小聚均可。从“梅鹤亭”到“松风水月榭”这一段,把苏州香雪海的若干的诗词碑刻及题词、书法作品仿制到里面。“留芳廊”的松风水月榭之后,拟主要取南大元素。南京大学前身两江师范的校长李瑞清是清末的诗人、画家、书法家,品行高洁。他确实是“梅妻鹤子”,他的太太名字也有梅字,妻死后,终身不娶。自号“梅痴”,晚年流落到上海时还专程到苏州香雪海探梅,写了一首“邓尉看梅悼逝”怀念亡妻的诗。我们拟请南大文学院的文人写赞美老校长高风亮节的赋或诗,把南大和香雪海紧密的联接在一起。雕李瑞清头像,附简历。李瑞清之后雕刻陈俊愉院士头像、事迹,纪念并展示梅及梅文化研究的国际权威的南大人风采。接着有选择地将南大一部分杰出人物的塑像简历、事迹雕刻在“留芳廊”的大理石上。其中一部分人选自南大100周年校庆时曾经表彰过的“世纪校友学术成就金质奖”获得者,其中四位是“两弹一星功勋”,两位是国际上的院士,他们是朱光亚、冯元桢、任新民、黄纬禄、程开甲、许靖华6人,加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作者胡福民教授,共7人。另一部分是南大的8位学者他们的名字被国际小行星组织命名为小行星,他们是戴文赛、曲钦岳、苏定强、方成、孙义燧、陆埮星、冯端、闵乃本。之后廊上再留一些空位,期盼未来的南大杰出学子来填充!“留芳廊”尾造一个亭子,拟名“守诺亭”,用她来寄托我们苏州学子以至所有南大人的热切期盼。南京大学正在努力创建世界一流,为祖国和世界上培养杰出的人才,为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一项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工程和事业。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多少年来有多少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卓绝奋斗,有的甚至杀生成仁,舍生取义,都是为了实现中国梦让我们的民族早日富强起来。闵乃本院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苏州校友会立即请他赴苏作“把知识献给祖国和人民”的报告,引起轰动。向他请教关于中国和南大科学领域获诺奖的问题时,他说他与国际著名诺奖获得者探讨过,他们都对中国不远的将来有人在科研领域获诺奖很有信心。我们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之梦的前进发展中有许多的机遇,但也会面临很多挑战甚至危险,要强大要发展还要寄托于科技进步,寄托于科研工作者。把这个亭拟称“守诺亭”,就是我们坚信,南大的学子无论在哪,不管海内海外,迟早总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但是,我们更加热切地期盼,这样的时间来得越快越好!做这个亭子就是为着深切地表达我们的这份心愿和美好的梦想!以此表达:我们正在守望着、守候着获奖者的到来!我们是翘首以盼!这是我们内心的呼声!南京大学这么著名的大学,应该有大科学家,应该有世界顶尖级重量级的科学家出现,才能不愧为百年名校、世界一流大学的称号!沿“守诺亭”到“闻梅馆”西北角当中用不长的黛瓦粉墙联接,同时做一个门头匾额,可取名“瑶情”,“辞海”释义即“纯洁,深挚的情意”,寓意校友对母校及相互间纯真诚挚的情谊,并与东门头的匾额“瑶圃”相互对应。闻梅馆边上“御梅池”边斜种一颗苍老古稀梅树,营造“疏影横斜水清浅”之意境。根据(清)进士赵之谦《梅画作》诗句:“独立
苍茫揽古春”和(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梅以欹为美
”将此梅拟定名“苍欹梅。
”同时,在合适区域种植桂花林、木荷林及杨梅松柏、竹林、银杏等景观植物以常绿飘香、挺拔俊逸,与梅花互补,相得益彰。对于整个园林景区可概括为:“茫茫一片香雪海,翰墨流溢梅诗墙。冰清玉洁学子心,古朴典雅留芳廊”。我们也建议南大有关方把“闻梅馆”,也就是苏州“楼图书馆”一楼“阅览室”内装饰成和香雪海外景观协调的风格。 “闻梅馆”的大门与苏州香雪海的相仿,两旁立柱上的对联仍沿用最初乾隆手书林逋《咏梅》诗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建议装饰包括桌椅等古朴典雅,悬挂咏梅字画,摆设文物古玩等,并设笔墨纸砚,供来宾吟诗作画,留下墨宝纪念。为尽量营造“梅海”,建议在东及北面河的对面沿岸遍植梅树,以壮梅海之势。
(三)干实事干大事要下大决心集中力量拧成一股绳
最后谢慧新会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这个方案今天出台其实已经花了三四年的工夫,查了很多的资料,我也曾和薛为民校友几次到现场考察与南大领导沟通。为了什么?大家都是为了母校!心系母校!我们是下了大决心要干好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也得到了母校领导和苏州市领导的大力支持。王鸿声副市长、陈嵘局长、金洁区长等苏州校友领导非常的支持。南大的任利剑副书记,带了10几个人,包括尹建康处长、文学院的院长、建筑园林设计的领导专家、校友总会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到苏州香雪海实地考察。这个方案向他们汇报后,听取了他们很多宝贵意见。我们一条一条整理出来,对方案改进。我们苏州校友会还在以园林古建闻名的苏州香山工坊许建华总经理、校友的支持下邀请了五位苏州顶尖的园林古建专家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今天这个方案虽然是前期方案,但已经是经过十几次改进过的方案了。这个方案格局是初步地定了,当然以后还要进一步细化、修改、提高。今天我看到这么多的校友都来了,都非常关心这个项目,我非常的高兴。而且都愿意出钱出力。陆学琪陆博士,他早说将香雪海的石头、假山包了,校友胡晓松将最大的水榭“松风水月榭”包了,唐建岗校友和周晓霞夫妇将“御碑亭”包了,策划主持该项目方案的校友首先自身将“守诺亭”包了,还有很多校友在今天的会议现场都提出来要出钱,比如周青海校友现场捐2000元,薄文斌校友捐1000元,罗湘洲校友捐500元,安志校友捐500元,陈全福校友捐1000元,苏州源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曦文与李蔷夫妇都是校友,他们表示要认捐“香雪海”的一个景点等等。而且还有很多校友在上次理事会后就已经捐款了,他们是谢慧新5000元,薛为民5000元,缪红5000元,沈军军5000元,王琛1000元,马阳光5000元,沈苏凤6000元,陆长林2000元,陈清2000元,倪沛红2000元,黄贤武1000元,薛肇煌500元,还有未留名的2000元。薛老是80多岁的人了,今天赶到吴江开会,还为项目捐款,真是太感动人了。还有沈苏凤局长,曾多次慷慨解囊。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的会议就是把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方案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我和秘书长已商定,把这个项目做好后就要找接班人啦。但找接班人之前,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项目做好。百年校庆做绣品献母校时,我们发了狠话,做不好就跳楼,后来我们成功了,市领导到现场一看讲“不会跳楼了!”如今校友会力量更加强大,已今非昔比,大家都会支持的。今天我们来了一部分校友,我问薛会长这个项目至少要花多少钱,他说要500万以上,可能近千万。南大仙林校区要绿化,曾发过公开信,要大家捐建母校仙林校区的绿化。这个公开信发出后我们就开始考虑了。我们到仙林校区去看了,各地捐建的绿化,有桂花林、香樟林等。绿化确实是有了,我们就想在绿化的同时搞点有文化的东西不是更好吗?于是就策划把香雪海的文化,梅文化,苏州的园林文化等都能融入到仙林校区去。希望大家不仅自己捐助这个项目,还希望通过微信群、QQ群、微博等渠道将她宣传出去,一传十,十传百,“滚雪球”式的发动校友,集中力量拧成一股绳,为这个项目作贡献!这个项目可以说,不仅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也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和历史长远意义。我们讲要干实事、干大事,这个就是一件实事、一件大事!所以,能为这个项目贡献一份力量,是光荣的事,也是难得遇到的荣幸的事!“千古留芳香雪海,奉献母校表寸心!”我们愿意和大家共同努力!
最后,苏州校友会根据形势发展,骨干越来越多的情况,将组织结构作了相应的强化,在本次理事会上增选:张云霞、薛龙国、宫长义、刘守清、周青海、李季芳、夏永强、钱东奇、凌文斌,束兰,许从应,王志明、王宝忠、陆学琪、卜海之,尹在峰、陈玉涛、张建东、丁师伟、王建荣、吕宝源,薛维维为理事。增选宫长义、钱东奇、夏永强为副会长。夏永强校友代表新当选的理事和副会长作了激情洋溢的讲话。会议过程中,校友们还参观了吴江科技创业园,由兼管该园的吴江政协吴卫中副主席作了详细介绍,由于这里的良好创业环境,吸引了许多南大学子,包括“海归”到这里成功创业。本次会议得到吴卫中副主席的大力支持。(编辑 雪村夫 摄影 钱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