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看生物
赛分科技:做生物医药产业的“好工匠”
有人说,生物医药产业就像一片生机蓬勃的原始森林,每个企业就代表了一种“生命”。“适者生存”,每一种“生命”都要在产业链中发挥自己的价值,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在苏州生物纳米园(BioBAY),赛分科技以强大的分离纯化技术研发为先导,开发和生产以硅胶和聚合物为基质的高性能色谱分离材料,仪器设备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生产、销售,应用领域从实验室的分析到工业化的药物纯化。
从研发单一耗材,突破垄断的“防线”到开发系统解决方案,涉猎整个产业链,赛分科技把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转化为市场生存的“必杀技”,帮助用户解决全球市场面临的生物大分子以及其他各种分离的挑战,从而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淘金”和“工匠”
对一般人来说,分离纯化技术是冷冰冰的科学术语。但在赛分科技董事长黄学英博士的眼里,分离纯化就如当年旧金山淘金热时的淘金工具,那时有很多人淘金但绝大多数没有挖到金子,但是卖工具的牛仔都有很好的收获。“生物制药基本上都采用生物发酵的工艺,除了药物分子以外,有成百上千的副产物,分离和纯化是必需的生产过程。分离和纯化关键的技术是材料,在高分子和硅胶微球等材料上做各种修饰,赋予材料功能化,帮助生物医药研发、质检在庞杂的生物体系中找到特定的物质”,黄学英告诉记者,生物医药产业是时下全世界最为热门的产业之一,而狭义的生物医药产业便是生物药产业,目前每年全球的市场总额超过一万亿人民币,预计中国在未来的15到20年,可以形成一万亿产值的行业。“几乎每一家生物药公司都要用到分离和提纯材料,仪器设备和技术,分离和纯化的耗费一般来说占到了生物药生产成本的50%左右”。而赛分科技抓住的恰恰就是这个市场前景极为广阔的领域。正是这样的市场机遇,让黄学英在2005年在美国从一个在跨国企业从事研发的科学家走上创业之路,2009年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开创中国的事业。
如今,赛分科技已开发和产业化了100多种不同型号的液相色谱材料,生产超过3000种不同规格的液相色谱柱和SPE产品,在2012年底,推出了分离和纯化的仪器和设备。而且,针对分离纯化的特点,赛分科技构建了一条贯穿生物医药研发、中试、生产、质检的产品线。目前,赛分科技的主要领域是分离纯化材料提供优质耗材、仪器系统集成提供解决方案两个方面。
技术创新开启成功之门
技术创新是赛分科技成立的根本和发展的源泉。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在色谱分析界不断创新,实现了大量的技术突破,所开发的产品全面覆盖了液相色谱、用于工业制药和生物制药分离的树脂产品、以及天然药物的提纯和中医药等领域。
然而,对于赛分科技来说,对分离纯化技术的掌握并不代表就能理所当然的取得产业成功。
全球化的市场,必然面临全球化的竞争。在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产业,主要竞争对手是欧美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多年的创业中,赛分科技走出了自己的独特的商业模式,从技术上的局部领先到面向客户的创新之路。
拥有一两项先进、技术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站稳脚跟。如何才能在国际市场拥有一席之地?黄学英表示,聚焦客户需求才是开启“成功之门”的关键。
在国际化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向客户就是挑战垄断。体积排阻色谱是生物大分子分离的一个重要的产品,在过去的10年中,这个领域的全球市场几乎被日本一家公司所垄断。赛分科技自2007年开发出SRT系列体积排阻色谱柱(凝胶色谱柱)的填料,其优势是分离效果和这家日本公司产品相当,而稳定性、填料孔径范围、应用范围更胜一筹。SRT产品很快进入了美国以及欧洲、日本市场,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型医药公司都已经开始使用SRT 产品。如今,赛分科技已经开发出3微米的Zenix体积排阻色谱填料,这意味着将体积排阻色谱填料推到了更高阶段。
产业集聚发展任重道远
在生物医药分析和分离领域,赛分科技写下了一系列“唯一”世界纪录。赛分科技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1.7微米无孔、高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公司。用于纳米材料分离的CNT系列体积排除色谱柱是世界上首创用于碳纳米管分离的专用产品,等等。
然而,拥有二十多年研发经验的黄学英保持着科学家特有的“谨慎乐观”,尽管局部突破是有可能的,但是要建立一个和国际跨国公司同等实力的分离纯化中国工业基础,还需时日。困难和挑战很多,我们的资金、人才,销售渠道都无法和这些跨国公司相比。对于高科技领域,“全面落后”应当是一个基本现状。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要提升到和欧美相同的水平,任重道远。
于是,赛分科技与许多企业携手共谋未来。国内一家大型制药企业过去萃取药物需要使用20吨有机溶剂,通过24个小时不间断的操作才能实现。这一萃取过程存在成本高、风险大、环保难的问题。当赛分科技介入后,花了七八个月的时间帮助客户对生产线进行改良,使用赛分的材料和技术,目前只使用原来5%的有机溶剂。
黄学英认为,资金是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他举例说,美国当年需要大量资金搞信息高速公路,但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显然独木难支。为此,美国政府在股市上设置纳斯达克板块,引导社会资金对这一领域的创新企业进行投资。正因为纳斯达克的帮助,美国引导了信息化世界大潮,占领了国际竞争的制高点。黄学英希望在园区生物医药培育计划的引导下,更多资本能够向科技企业、向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业倾斜,推动企业更大发展。
作者 黄自刚
《苏州日报》2013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