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在贺信中说,“南京大学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最具声望的高等学府之一,历年来造就了很多杰出毕业生,这些学子为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南京大学的成千上万在校学生、科研人员和以往校友,共同怀着求知和发明的梦想走到一起。大学的出色学术成就是他们勤奋工作和全心奉献所结出的硕果。南京大学还在自己110年的骄人历史中,超越国界,构筑包括与加拿大大学在内的国际学术伙伴关系,并因此而令教育界同仁瞩目?!?/DIV>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贺信中说,“南京大学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领导人才,在联合国最高层工作的中国职员中,几乎有一半毕业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联合国官员汉语培训方面给予我们的支持,在预防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方面所做的工作,在应对气候变化以及提升环境管理方面所做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令我们获益良多。对于未来的挑战,全世界人民都在寻找答案,采取行动,为的是建立一个更为安全、安宁、公正的未来。在这一过程中,联合国非常需要依靠合作伙伴们的力量。”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贺电中说,“南京大学为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亦为现代思想与中国文明复兴基地,对近代中国在教育、学术与文化上均具有重大贡献与深远影响。深信在诸位学术界先进与全体师生努力之下,南京大学必将成为世界一流大学?!?/DIV>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陈骏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重塑大学之魂》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回顾了南京大学的历史传统和办学成就,阐述了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与方略。
陈骏说,南京大学110年的办学历程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无论世界变幻、社会变迁,还是校名更迭、校址更转,南京大学始终薪火传衍、教泽绵绵,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为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应有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250多位南京大学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1999年荣获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中,有6位是南京大学校友;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是南京大学校友;闵乃本院士及其团队20年磨一剑,于2006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同年,匡亚明老校长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200部)整体出版,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项重大原创性、基础性工程”。最新统计表明,恢复高考以来南京大学培养的本科毕业生中,有8人当选中科院院士,12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研究基金”,两项指标均名列全国高校第一。1978年5月,南京大学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率先撰写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奏响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声春雷。
百年校庆以来的十年,南京大学深化改革,锐意创新,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建设,办学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强化,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一是学科结构有了新发展。初步实现了学科格局从文理为主向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成功转变,新建或重组了“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7个工科学院,启动和实施了“振兴医学行动计划”;有11个学科进入世界“基本科学指标”(ESI)排名前1%;在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中,南京大学有28个一级学科参评,其中,3个学科名列第一,17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前五。二是人才培养有了新思路。从2006年开始,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实施了“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出了“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叭啤币浴巴ㄊ督逃敫鲂曰嘌蔽腥氲悖究扑哪昊治巴ㄊ督逃?、专业化培养和多元化培养”三个培养阶段,提供给学生“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给予学生百分之百的选择课程、方向和专业的自主权,将传统专业教育的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菜单式可选择的柔性培养模式。三是科技创新有了新突破。十年来,坚持国家目标导向,积极开展前沿性科研工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科技进步和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主持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9项;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各1个。在国际顶尖杂志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与江苏11个地市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新技术研究院18个,服务江苏的能力大幅度提升。四是校园建设有了新拓展。占地3000亩的仙林主校区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工程正在进行,总计将完成1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仙林、鼓楼、浦口三校区功能互补、良性联动的局面已经形成,全校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是国际化办学有了新提升。截止目前,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8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每年招收海外留学3000人;授予包括德国前总统约翰内斯•劳、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加拿大总督戴维•约翰斯顿等在内的10位海外著名学者和政治家名誉博士学位;成功地举办了南京大学欧洲周、北美周、台湾周,有力地展示了南京大学和中国文化的魅力。
通过梳理历代南大人探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脉络和分析当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陈骏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获得发展良机的同时,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也开始出现。这使得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重塑大学之魂变得刻不容缓。要回归大学之道,就必须坚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按大学规律办大学,既要超越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大学建设管理模式的各种弊端,又要避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各种急功近利的恶性竞争给大学带来的伤害。坚持这样的大学之道,不仅需要大学始终保持一种宁静致远的平常心和定力,而且需要社会和政府的深度理解与支持,要允许大学按照自己的特点、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在宽松的环境、氛围下,建设发展自己的特色。要坚守大学之本,就必须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现代大学多重功能的复杂矛盾中,牢牢把握住教书育人这一大学教育之核心与根本使命,坚定不移地将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大本科教学改革创新的力度,完成从传统大学课堂向21世纪高效学堂的历史转变。要回归大学之道、坚守大学之本,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重塑返璞归真、宁静致远的大学之魂。这是回答“大学教育向何处去”、“大学能否坚守社会良心之‘底线’”、“大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社会的未来承担一种什么样的责任”、“如何在异化的社会文化土壤中让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成长为有理想追求、有道德责任感、有民族自尊心和全球化视野的21世纪世界公民”等问题的关键。
陈骏强调说,进入21世纪,世界一流大学之间一方面展开了更加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跨时空的密切合作。大学日益成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成为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成为一个国家重要的“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大学还会成为破解世界范围生态?;?、资源?;?、道德危机、信仰?;酥寥死辔拿魑;庖皇贝烟獾木裰е晌旄≡甑纳缁岱灯庸檎妗⒒指茨驳木窦以?。创建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是全世界所有大学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责任和神圣使命,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之所在。
洪银兴宣读《关于颁发“南京大学卓越贡献奖”的决定》。据了解,自2002年建校100周年以来,南京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表彰上述奖项获奖团队对学校事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南京大学决定分别授予上他们“南京大学卓越贡献奖”。
陈至立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获奖团队代表颁奖。
梁?;?、陈焕友、陈骏分别为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获奖团队或个人颁奖。
庆祝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致辞中说,“南京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国家队’,也是江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领头雁’。希望南京大学以建校110周年为新的起点,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国外经验,继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我们也更加期待南京大学立足江苏、服务江苏,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江苏推进‘两个率先’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和转化更多的科研成果,共同谱写江苏和南大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彼赋?,“南京大学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支持南京大学高水平发展,是江苏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继续为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服务、创造条件,共同把南京大学建设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建设成为江苏在国际上重要的文化名片和教育品牌?!彼康髦赋觯暗贝笱堑澈凸冶蟮娜瞬抛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江苏更加美好的明天,希望寄托在同学们身上?!蔽?,他对大学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志存高远,树立崇高理想追求;二是发愤学习,打牢成长进步根基;三是勇于实践,增强创新创业本领;四是修身立德,自觉砥砺高尚品行?!?/DIV>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致辞中说,南京大学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110年来,南京大学以“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学术实践和学术风范,汇聚了众多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术大师,以“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优良学风,培养了大批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各个历史时期,南京大学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使命感,追求真理,爱国奉献,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探索救国道路,传播积极思想,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国际交流合作、文化传承创新等各方面都致力于追求卓越。今天的南京大学人才辈出、硕果累累,蒸蒸日上,各项事业都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已成为一所教育质量好、学术水平高、师资力量雄厚,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高等学府。他表示,教育部将会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南京大学的发展。他强调,作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南京大学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他希望南京大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的摇篮;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为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不断弘扬优良的办学传统和办学实践,凝聚师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发挥积极的应有作用。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致辞中说,南大和清华有着相通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传统友谊,两校都是在图强思变中孕育而生,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的伟大进程中肩负着救亡图志、兴国安邦的历史使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两校共同的精神传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全面提高办学质量的紧迫任务,他希望两??睾献髁煊?,互学互建,互帮互助,大力提高办学质量,谱写两校精诚合作、携手共进的新篇章。
德国弗莱堡大学校长施维尔在致辞中说,自1986年南京大学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联合创办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以来,南京大学一直站在学术全球化的最前列。弗莱堡大学对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治理的研究为弗莱堡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对于中国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真诚期待与中国学者的合作。
教师代表陆延青、学生代表秦瑜洁在发言中,回顾了在母校工作、学习的经历和感受,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为母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贡献。
南京大学不同年代校友代表徐家福、萧信生、毛如柏、张青松、王同歌、郭华东、杜厦、张翔、罗凌飞、王欣然在献辞中,用充满深情、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了对母校感恩之情,并对母校美好明天表达了良好祝愿。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代表宣读《南京大学建校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发行公告。江苏省省长李学勇、原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为纪念邮票揭幕。
大会还展示了经国际小行星中心与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的南京大学星、戴文赛星、曲钦岳星、苏定强星、方成星、孙义燧星、陆埮星、冯端星等八颗南京大学系小行星以及正在审批的南大仙林星的轨迹运行图。
“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比∑氤洗笮8瑁亚熳;疃葡蚋叱?。
(来源:南京大学新闻中心)